首页 资料 > 内容页

洪水中,一群水文人在“闪闪发光”

时间 : 2023-08-31 08:15:53 来源:腾讯网

原标题:洪水中,一群水文人在“闪闪发光”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蒋菡


(资料图)

“洪水中大家都说冲锋在前的战士们是最可爱的人,我发现我们水文人也在自己的岗位上闪闪发光。”8月23日,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以下简称海委水文局)工程师吴昱樨对《工人日报》记者说,“通过这次暴雨,我更加热爱这份工作。”

这个轻声细语的女孩,说这话的时候一双大眼睛也在闪闪发光。她和同事们刚刚经历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洗礼,这也是1963年以来海河流域最大的场次洪水。

受台风“杜苏芮”北上与冷空气共同影响,7月28日至8月1日,海河全流域出现强降雨过程,累计面降雨量155.3毫米,其中北京市83小时面降雨量达到331毫米,为常年全年降雨量的60%。受其影响,海河流域有2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8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大清河、永定河发生特大洪水。

在洪水防御中,一群水文人默默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尖兵”和“耳目”

8月23日16时,进洪闸水文站的缆道房内,34岁的水文站负责人于菲菲站在三楼的水文缆道控制台前,从窗口可以看到两个同事正在独流减河边将铅鱼就位。通过对讲机和同事确认准备工作就绪后,她摁下控制台上的按钮,铅鱼在缆绳的牵引下带着搭载ADCP的三体船在水面缓缓移动,又一轮水文监测开始。

这样的监测,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约一个小时——这也是于菲菲9年来的日常工作。而在不久前海河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期间,最高峰时站上的监测频次加密到每小时一次,“几乎一直在测”。这样的工作强度,持续了两周。

进洪闸水文站负责人于菲菲在进行水文监测。 蒋菡 摄

独流减河进洪闸是天津防洪南大门,位于大清河、子牙河、独流减河三河交汇处,上游洪水进入天津后主要通过这个闸下泄,非常重要。海委进洪闸水文站是监测上游洪水经独流减河入海的重要控制站,其观测的水文要素包括水位、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等。

在8月21日举行的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水文司副司长刘志雨在谈及水文工作时表示:“水文是抗洪战场上的‘尖兵’‘耳目’,水文信息是防洪调度和指挥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打好洪水防御硬仗的重要支撑。”

24岁的董世玉是去年8月大学毕业来到进洪闸水文站的,今年是他在岗位上度过的第一个汛期。“刚参加工作就遇到这场大洪水,虽然那段时间很辛苦,但能学有所用,挺幸运的。”他说。

站上只有三个人,洪水来袭时人手不够,海委水文局及时调度增援,海河下游管理局水政处的柏根是7月31日来的。他说:“那些天衣服每天从早到晚几乎就没干过,不是雨水就是汗水,人变黑了,也变强了。”

海河下游管理局水文中心的李赫臣是8月2日来的。“南闸那边因为暴雨导致断电,缆道不能用,只能用无人船,但流速大,对测量结果有影响。为了确保往返测量的误差在允许范围以内,我们只能反复测,有一天测了35次,回到宿舍直接就瘫倒在床上,累得饭都不想吃了。”回想起那不分昼夜忙碌监测的两周,这个黝黑壮实的小伙子说,“能为这场洪水防御做出自己的贡献,很自豪,感觉实现了人生价值。”

独流减河进洪闸水文站应用无人船测流。受访者供稿

跟着水头走

洪水来袭,仅靠水文站在固定点位的监测不够,这次海委就派出了6个应急监测组支援一线,增设应急监测断面,强化关键节点水情监测,千方百计保证水文信息不中断。“大家都从蓄洪区往外撤的时候,我们的应急监测队队员扛着设备往里进。”海委水文局副局长程兵峰说。

王哲是逆行者中的一员。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31日11时永定河发生2023年第1号洪水。14时30分,正在开会的海委水文局站网处副处长王哲接到海委防汛指挥中心指令:带领应急监测三组赴一线抢测永定河洪峰,两个小时内出发。

汛情就是命令。16时30分,4名队员出发,奔赴卢沟桥下游廊坊市固安县,监测永定河河道流量。此时的固安正处永定河系暴雨中心,小时雨强达75毫米,城区大面积积水深度达0.7米,道路交通严重受阻。

雨太大了,司机把车速降到20迈,雨刷还是打不开,积水太深,底盘都托地了。“我们必须尽快赶往监测点,绝对不能退,今天蹚也要蹚出一条路来!”王哲带领全组成员顶风冒雨推车行进3公里,又携带装备徒步行进4公里,终于按时到达固安站开展监测,测完已是半夜3点。

测量永定河泛区茨平分洪口门宽度。受访者供图

海河下游管理局水文中心的胡艳阳是这个组里唯一的女性。“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耳朵里都是哗哗的水声,还有树倒下的声音,眼看着有的房子全淹了,感觉身上的担子很重。”她告诉记者,当时尽管穿了高帮的雨鞋,可鞋子里还是灌满了水和淤泥,脚由于长时间浸泡长了许多湿疹。

8月1日8时,该组监测到洪水水头进入永定河泛区入口断面梁各庄,旋即急行军50公里,于12时在永定河泛区琥珀营大桥开展流量监测,15时赴下游苑家务大桥抢测流量,并通过无人机持续监测河水演进过程,将永定河泛区内关键水位、流速和流量信息及时报送海委。

“水文是尖兵、耳目,就得冲在最前面,第一时间把测量数据报上去。”王哲说,“我们的任务是及时跟踪永定河洪水水头演进,要跟着水头走,水头到哪儿,我们到哪儿。”

大清河系南拒马河ADCP测船测流。受访者供图

8月1日,应急监测五组到达东淀蓄滞洪区刘家铺附近。为防止错过记录水头进入蓄滞洪区的准确时间,全组成员克服野外蚊虫侵扰、用餐不便等困难,目不转睛紧盯河道。23时,一股夹杂着浑浊泥土、秸秆杂草的水流出现在探照灯的光圈里,新盖房分洪水头缓慢进入刘家铺所处蓄滞洪区。“来了!水头来了!”监测组应声而动,借助应急照明灯、手电筒、车头大灯等照明设备拍摄到了宝贵的分洪水头演进的影像资料。

海委水文局工程师吴昱樨是应急监测二组成员。8月1日晚,该组接到海委防汛指挥中心指令,要求赶赴白沟河左堤东茨村处查看疑似险情。他们随即驱车110公里,于2日凌晨1时抵达东茨村。此时,村里已完成撤离,积水最深达腰部,水面上浓浓雾气,堤顶路面泥泞不堪,车辆无法通行。

通过与值守人员了解,监测组获知有一条可徒步涉水穿村到达疑似溃口的路线。“组长韩朝光带领组员王旭东蹚水进村,我和司机在村口接应,每20分钟我就给韩朝光打个电话,特别害怕联系不上他们,有个电话打过去没人接,我吓坏了,后来才知道他们正在泥浆和洪水中艰难行进。”吴昱樨说,那个夜晚她将终生难忘。

应急监测人员监视流量监测数据。受访者供图

同是海委水文局工程师的任彤是应急监测一组成员。8月1日晚,拒马河洪峰即将到达,附近村庄的人民群众已开始转移,往返的交通及测验桥梁陆续被鉴定为危桥,而这个3人小组来了。

四周洪水咆哮嘶鸣,浑浪在河道中奔腾,交通桥因为受到洪水冲击和漂浮物的冲撞而不断震颤,监测组仍在监测断面。“那天预测夜里10点多洪峰要来,我们从夜里9点多一直等到11点10分,终于测到了!”任彤说,“那个晚上最难忘,当时桥下水流湍急,大量漂浮物冲下来,不停地撞击桥墩,但我们仨在加固好安全绳后,在桥上连续进行了4次水文测验。第二天再去看那座桥,桥墩都快被洪水冲出来了,想想也有些后怕。”

为了取得更精确的流量数据,监测组尝试使用走航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进行流量测验。巨大的流速冲击着仪器,为了防止仪器被冲走,任彤和同事刘鑫杨需要用力拉住缆绳,两三天下来一副手套就磨破了,稍不注意手指和手掌就会磨出水泡。

平时,任彤每个月大概有一半时间在野外勘测。“这次洪水对我而言是非常宝贵的经历,有些水文职工一辈子也赶不上一次呢!”他说,“洪水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了自己这份工作的重要性。”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据水利部水文司副司长刘志雨介绍,在此次洪水中,海委及北京、河北、天津、河南、山西等水文部门全面动员、全力以赴,共采集报送雨水情监测信息142万余条,出动应急监测人员1600余人次,测得蓄滞洪区分洪流量、水库泄洪水量等关键节点数据,为洪水预报和防汛调度、抗洪抢险等提供及时可靠信息。

“年度预测今年汛期降雨偏多,但没想到多这么多,这么集中。在这次流域性特大洪水中,我们的水文站网体系高效运转,起到了积极作用。”海委水文局副局长程兵峰说。

刘志雨还介绍,此次海河特大洪水造成流域内一些水文监测站测报设施受损严重。危急情况下,一线测报人员坚守测洪一线,迅即启动超标准洪水测报预案,采用电波流速仪、水面比降等应急测验方式抢测洪峰,通过卫星电话报汛,测报频次加密至一小时一报,关键时刻半小时甚至十分钟一报。

测雨雷达。受访者供图

发生超历史洪水的雁翅水文站就经历了非凡的考验。该站是永定河北京段的重要防汛前哨,全体职工克服断水断电断网断路的种种困难,坚守测洪一线6天5夜,在湍急的洪水中采用雷达波在线测流等手段测流,向村民筹集"百家油"发电,通过卫星电话将宝贵的水文资料传递出去,完整记录了1956年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峰的洪水过程。

现代化监测装备在此次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令程兵峰感触颇深。2000年从河海大学水文专业毕业的他,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就是水文站。“20年前的监测设备基本都是手动的,测完数据还要编码发电报,现在测完数据自动发到汇集系统,半小时内就上报了,原来至少要两小时。现在还用上了无人机、无人船等设备,先进多了。”

没有一场危机可以白白浪费。“这次大洪水是一次实战,也是一次检视,能够帮助我们查漏补缺,并加快水文设施提档升级。”程兵峰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水利现代化从水文现代化开始。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监测范围将从空中雨 (使用测雨雷达)到落地雨(由雨量站监测),再到洪水演进(由水文站监测)层层叠进。

“下一步,我们要加快推进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努力实现延长洪水预见期,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的双重目标,更好地满足洪水防御的要求。”刘志雨说。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x